她贤良淑德,无可挑剔股查查,却是明朝最著名的废后之一。
那么要想废掉一个毫无过错的皇后,需要几个理由?对明宣宗朱瞻基来说,一个就够了,那就是“不爱!”
这场明初最著名的废后风波,撕开了皇权与婚姻的真实面貌,一个无辜女子的命运,就此改变。
这桩婚事,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捆绑胡善祥的人生剧本,开篇就写满了“身不由己”四个大字。
她未来的丈夫朱瞻基,是大明王朝最耀眼的“皇三代”,爷爷是永乐大帝朱棣,父亲是后来的仁宗朱高炽。
展开剩余90%他自小聪明伶俐,深得朱棣的宠爱,这份宠爱甚至直接决定了他父亲太子的地位。
说白了,朱瞻基是朱棣眼里的“好圣孙”,是维系大明江山未来的一张王牌,但这张王牌,心里早就装了一个人。
一个叫孙氏的女孩,因为长辈的关系,从小就能出入宫廷,和朱瞻基一起长大。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份感情,是少年时代最纯粹的悸动,朱瞻基认定了,未来的皇后,非她莫属。
就连他的父母,仁宗和张皇后,也对这个聪慧的孙氏颇为满意,几乎就要点头应允。
可偏偏,这事被一手缔造了永乐盛世的朱棣知道了。
在皇帝祖父的眼里,孙子的婚姻,岂能由着性子来?皇后的位置,关系国本,必须是一位德行无可指责的女子来坐。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出身官宦世家、以贤良淑德闻名的胡善祥,被朱棣一眼相中。
一道圣旨下来,胡善祥为正妃股查查,孙氏只能屈居为嫔。
这道旨意,死死压在了朱瞻基的心上,他敢反抗吗?反抗,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甚至可能动摇父亲本就不稳的太子之位。
他只能低头,接受这个他不爱的女人成为他的妻子。
贤惠是女人的美德,儿子才是她的武器在胡善祥嫁过来后,所有人都挑不出她半点毛病。
她安静、善良,识大体,眼看着丈夫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孙氏,对自己视若无睹,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和嫉妒。
她把一个皇后该做的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堪称后宫的道德楷模。
就连当初不太中意她的婆婆张皇后,也被她的宽厚和隐忍所打动,对她愈发疼爱。
可是在皇宫里,贤德有时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孙氏很快就为朱瞻基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降生,对宣德帝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让他欣喜若狂。
他看孙氏的眼神,从此又多了几分身为母亲的柔光,而胡善祥,却只生了两位公主。
没有儿子,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就是皇后最大的原罪。
尤其是对于一个急于稳固统治、渴望江山永续的皇帝而言,嫡长子的缺失,是他心头最大的焦虑。
这份焦虑,这份对王朝未来的政治考量,最终都化作了对胡善祥的厌弃。
他需要一个理由股查查,一个能让他心爱的女人和她的儿子名正言顺地站到最高位置的理由。
于是胡善祥“无子”,便成了他手里最锋利,也最冠冕堂皇的一把刀。
他看着胡善祥那张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的脸,心里恐怕早已做出了那个冷酷的决定。
她的娘家,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对“外戚干政”这四个字忌讳莫深,祖训里写得明明白白,要严防死守。
胡善祥的背景,恰恰就踩在了这条红线上。
她的家族并非普通百姓,从曾祖父开始就在朝中为官,父亲和兄长都是手握兵权的武将。
她被立为皇后,她的家族也跟着水涨船高,姐姐胡善围甚至在宫中做到了尚宫的高位。
于是胡氏一门,俨然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这对宣德帝朱瞻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他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君主,绝不容许任何势力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一个势力雄厚的皇后母族,今天看起来是助力,明天就可能是掣肘,甚至会威胁到他属意的继承人。
为了给他和孙氏的儿子扫清未来的道路,他必须砍掉胡家这棵日益茂盛的大树。
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废掉胡善祥!
现在这盘棋下到这里,胡善祥的贤德、她的品行,甚至她是否生了儿子,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她本身,以及她背后的家族,已经成了皇帝权力版图上一个必须被移除的棋子。
有些人的高贵,是即便身处泥潭,也未曾沾染半分污浊直到宣德二年,朱瞻基以胡善祥“无子多病”为由,逼她主动上表辞去皇后之位。
从此,她被迁往长安宫,削去一头青丝,成了一名道姑,昔日的母仪天下,变成了古佛青灯下的孤寂身影。
但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始终有一束光照着她,这束光,来自她的婆婆,张太后。
张太后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贤惠的儿媳,她深知这一切背后的委屈与不公。
她时常派人给胡善祥送去衣食用品,宫中每逢年节设宴,必定会叫上她。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宴席上,张太后总是命人将胡善祥的座位,设在孙皇后之上。
这小小的举动,是无声的抗议,也是在告诉所有人:在我心里,胡善祥永远是那个值得尊敬的皇后。
历史的风,最终吹向了公道的那一边岁月流转,宣德帝驾崩,他的儿子朱祁镇即位。
也许是母亲钱皇后的劝说,也许是史官笔下那些不平的记载,这位年轻的皇帝,决定为那位被废的祖母做点什么。
他下诏,为胡善祥恢复了皇后的所有名分和祭祀礼仪。
诏书颁布的那一天,距离胡善祥含冤去世,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这份迟到了太久的公正,终于还给了她一个清白的名声,史书上,她不再是“废后”,而是“恭让章皇后”。
结语那个“让”字,既是她被迫退让的写照,也成了她一生与世无争、宽厚隐忍的最好解释。
胡善祥的悲剧,早已不是她一个人的哀歌。
它更像是在提醒后人: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最先被牺牲的股查查,往往是最无辜的人。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千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