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国际评论顺配宝,木叔来分析中俄达成一项重大能源协议。
据俄媒引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人米勒的说法,中俄与蒙古三方在北京举行会谈,签署了修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备忘录。
这条管道全长6700多公里,预计在30年内俄罗斯每年经蒙古对中国交付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9月3日,普京在结束访华的记者会上也确认:
终于各方达成了共识总的来说我们将通过蒙古输送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木叔认为:备忘录还不等于真正的协议顺配宝,双方就这条天然气管道的具体细节肯定还会博弈。比如价格等。
目前我们官方与相关的中国公司都没提到这件事。中俄蒙三国签署的公报也只是说:“应该积极推动跨境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没有提到项目的名字。不过既然俄方如此肯定签署了备忘录,那就应该是一个事实。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条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俄罗斯和普京本人长期以来的一个夙愿。
2020年俄罗斯政府开始正式计划建设这条输气管线,但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类似想法。2020年之所以提出建设计划是因为俄乌战争让欧洲逐步取消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每年欧盟进口1500亿立方米的俄气,所以俄罗斯只能找中国来承接这部分产能。否则俄罗斯能源产业没有未来。
那么如果这次双方签署了这条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普京长出了一口气。
其次,过去几年之所以没有进展,主要在于中俄就价格问题以及天然气依赖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当然一直希望俄罗斯能把天然气价格降得越低越好,这是任何买家的心态。
同时顺配宝我们也认为毕竟有了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每年从这条管道大概有380亿立方米的俄气出口到中国。如果再修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会让俄罗斯对中国的输气量占中国总需求的15%~20%,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单一天然气来源国,可能会形成对俄罗斯的严重依赖。
对任何一个国家形成了一种战略依赖都是具有风险的,所以过去几年中俄一直在这条管道上讨价还价。
第三,如今在普京访华时,中俄对此有共识甚至签署备忘录,这是普京的外交成绩,说明中国俄罗斯的互信与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双方在这条天然气管道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上都有更多共同利益。
同时也说明中国对国际能源局势有了新的看法。
华尔街日报曾经透露,今年6月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一度造成了中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这给中国提了一个醒。因为伊朗和以色列的未来还可能打起来,甚至中东地区还会有新的战火。中国大部分能源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这就为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而俄罗斯作为我们北面的邻居,它的能源供应是稳定的,这可能会是中国下决心要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线的一个原因。
同时,这也等于稳定了普京政权,否则俄罗斯经济不好,将严重影响他们前线的战争,最终可能导致俄罗斯政权出现问题。
千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